定的修習──菩提長老

2016031600:00




 

 

 
定的修習──菩提長老 
 
修習禪定有兩種方式:一種是作為一個修行目標,達到最深層次的禪定;或是作為修行過程,為了導向「觀」所伴隨的附屬物。前者稱為「修止」,後者稱為「修觀」。 
 
這兩種方式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要求:無論何者,都必須持戒清淨;抑止五蓋;尋求適當的指導(最好由個人的專任老師指導);也必須要有適合禪修的處所。一旦這些基本要求都完成後,修止的行者便需準備一個禪修的所緣,作為修定的焦點。 
 
如果禪修者找到一個具備資格的老師,老師可能會給他一個適合他根性的所緣;如果禪修者沒有老師,他可能就得自己多試幾次,來找出一個所緣。 
 
禪修指引中收集了四十種修止的目標,稱之為「業處」,因為它們正是禪修者修行功課的地方。這四十個業處列舉如下:十遍、十不淨、十隨念、四梵住、四無色、一想、一差別。 
 
「遍」代表著那些最根本的特質:四個為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;四個為青、黃、赤、白四色;另外兩個是光與空間。每一個「遍」都具體代表了其所指涉的普遍特質。因此,「地遍」可能是一個裝滿泥土的圓盤,為了提昇對地遍的定力,禪修者先將一個盤子放在面前,牢牢地盯著它,想著「地啊!地啊!」只要做出適當的改變,同樣的方式也適用於其他的遍。 
 
「十不淨」是屍體腐爛過程中的十個不同階段。這個主題與身念處中觀想屍體的腐爛過程類似。事實上,在以前,墳場常被推薦為進行這兩種修行的適當場所。然而,這兩種禪修的著重點有所不同:在「正念」的練習中,重點為運用反思能力,其所見的屍體腐爛的畫面,是用來刺激一個人思考自己的死亡與腐爛。但在「正定」的練習中,並不鼓勵進行反思,它的重點在於將心念集中於所緣,想法愈少愈好。 
 
「十隨念」則是多種法的集合。前三個隨念是投入觀想佛、法、僧三寶,它們是經論中所傳承的基本標準。接下來三個隨念,也依循古老的原則:觀想戒律(戒隨念)、觀想布施(捨隨念)、觀想自身中潛藏的神性特質(天隨念)。然後是:念死、觀身體的不淨本質(身至念)、念出入息(安般念)以及最後的寂止隨念,亦即無邊無際地觀想涅槃。 
 
「四梵住」是向外的社會態度:慈、悲、喜、捨。它們會發展為普世的光芒,逐漸擴大,直到擁抱一切眾生。「四無色」則是更深層禪定的所緣:空無邊處、識無邊處、無所有處、非想非非想處。但是,只有在一個人對禪定已經相當熟練之後,才可能以這些作為所緣。 
 
  
「一想」(食厭想)是去觀想食物令人厭惡之處,這是特別用來對治對美食的執著。
 
 
  
「一差別」(四界差別)則是以四大來觀想身體。
 
 
在介紹過這麼多種禪修業處之後,一個剛剛起步而沒有老師的行者,可能會開始猶豫,不知道該選那一個比較好。手冊中根據這四十業處的特性,將它們類歸以適合不同根性的人修習。因此,不淨觀或禪觀身體的各處,被認為最適合欲望強的人修習;慈心觀最適合瞋恨心重的人;隨念三寶對具有願心的人最有效⋯⋯等等。 
 
但為了實用目的,一般而言,會建議初學者從簡單的業處入手,以便減少雜念。因為掉舉或雜念所引起的精神渙散,是每一種根機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。因此,無論哪一種根機,一個有助於放慢及沈澱思惟過程的業處,是十分有益的。 
 
一般我們都會建議「安般念」,它能有效地去除雜念,對於初學者或務求禪定的老參而言,呼吸都是最適合的業處。 
 
  
一旦心靜得下來,思惟模式將更易於覺察,個人就能運用其他的業處,來處理自己所遇到的特殊問題:
  
「慈心觀」可以用來對治瞋心與惡念;
  
正念肢體的各個部分,得以削弱感官欲念;
  
「佛隨念」可以增長信心與願力;
  
「念死」則可激發迫切感。
 
  
選擇適合於當下處境的業處需要一些技巧,但這種技巧,通常是在嘗試與錯誤中,透過練習而演進。